查看原文
其他

江西人注意!马上过年了,这种东西不能和酒同吃,严重可能致死!

2017-01-22 头条江西


马上就要春节了

各种家庭聚餐、朋友聚会陆续袭来

喝酒自然是少不了的!

特别是江西人热情好客

如果客人到家里不喝两盅

主人就会觉得自己招待不周!

感情深,一口闷

感情有多深,酒杯就多满!

面对主人的劝酒攻势

很多人碍于面子选择端起酒杯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

医护人员再三提醒

千万不要喝酒!

可能会送命!

1月20日晚上,网友@针线李叨叨发了条提醒,得到了7万多次的转发。该网友认证信息为武汉协和医院协和整形美容医院实习医师,简介为外科学医学博士。


 

来重复一遍,敲重点!

医护人员提醒您:再次告诫广大朋友们,马上过春节了,服用抗生素期间,特别是头孢类,甲硝唑类,替硝唑,沙星类,尤其是左氧氟,呋喃唑酮,不能喝酒!绝对不能喝酒!否则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心跳抑制,发生猝死风险!后果不堪设想!大家转发一下,让更多的人知道!祝大家过一个平安、祥和、快乐的年!


看上去像朋友圈文风,

但这回是真的!

是真的!

是真的!


很多网友在那条微博下留言,现身说法了头孢等药物和酒一起吃所引发的事件——


南笙孓:我们科室里面用头孢的病人,我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能喝酒,不能喝酒!不管是白酒、啤酒、红酒都不能喝!连醪糟我都让他们都不要吃!里面都有酒!虽说醪糟是食物,但是都是用酒做的!不能吃!但是还是有些病人不听!前天出院的患者,今天急诊科拉回来了在ICU。结果听ICU同事说,已经过世了,没抢救回来。

 

刘小歌要做个好青年:是真的,我家附近有一个吃了头孢第四天喝了很多酒,送医院没抢救过来。

 

无瑕也不知道自己是谁:补充一点,服用这些药物停药后三天内也不要喝酒!三天内都是有可能猝死的!具体药物区别对待,请一定不要昨天输完液第二天不输液了就喝酒!我爷爷就是这么坐了趟急救车,好在最后有惊无险。真的开不起玩笑,千万别喝!

 

渡边鱼子酱:大家一定要注意呐,有个认识的叔叔就是因为感冒在家门口的诊所打头孢点滴。之前打都好好的,那天最后一针打完就去喝酒了,结果被送医院抢救了。

 

芒果味-柚子:讲真,原来就听同事讲过一个亲戚感冒中午打点滴吃了头孢,晚上聚会喝了不少酒。回到家就不行了,还没送到医院就没了。

 

王小yongyong:当初我爸明明知道自己在吃药还去跟人家喝酒,劝酒就喝,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还以为会没事,结果送医院急救。我没道理怪找他出去吃饭喝酒的人,是他自己明知道头孢不能喝酒还喝,现在还是死性不改。

 

蛇儿Hisako:曾经差点因为这个猝死的人,给你们说千万不要喝酒!一定不要喝酒!

 

来领盒饭:想打印出来贴我爸床头柜上。

 

唐简想毕业:所以过年的时候带上头孢就可以不喝酒。

 

Q拔妖孽:药名太多记不住,没关系,千言万语一句话,别喝酒就对了。

 

九九二十四:吃二甲双胍也不能喝酒的,糖尿病病人过年千万控制住自己的嘴。

 

七玄喵:含酒精的饮料也不可以,补充完毕。


央视财经《是真的吗》曾经做过一期节目《服用头孢类抗生素饮酒后有发生猝死危险?》。网传头孢+酒=中毒,对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王虎军证实:注射、吃完头孢类药物再饮酒,最严重后果是死亡,主要症状是面部发红,头痛恶心呕吐。严重可导致心动过速心衰急性心梗危及生命。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020k637bv&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专家建议:


①吃完头孢类药物,一个星期后再饮酒,这样相对比较安全。

 

②吃完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后,也不要再喝酒。

 

③吃完头孢类药物,最好不要服用藿香正气水等含酒精的药物。

 

其实去年春节前,这个消息也流传过一次,记者曾请教浙医二院药剂科副主任周权,他表示,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为什么服用抗生素期间喝酒会引发这么严重的后果?


周权说,这要从酒精在人体的代谢过程说起。酒精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乙醇在人体里会先分解成乙醛,然后,在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乙醛再分解成为乙酸,然后再变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乙醛是有毒性的物质,如果蓄积在体内,会出现面部潮红、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头晕、恶心、呕吐等醉酒症状。一个人的酒量好不好,和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的数量有直接关系,这种酶的数量多,能够快速将乙醛分解成乙酸,就不容易醉酒,反之,一个人喝一点点酒就脸色发红,心跳加速,说明体内这种酶的数量很少。


而抗生素尤其是头孢类、甲硝唑类,会抑制肝醛脱氢酶的作用,阻断乙醛向乙酸进一步转化,引起乙醛在体内蓄积,引发面部潮红、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头晕、恶心、呕吐等一系列反应,严重的甚至会发生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由于这种反应与服用戒酒药双硫仑的反应相似,所以被叫做双硫仑样反应。


周权说,自己也亲身感受过这种双硫仑样反应的威力。几年前,他去北方出差,吃饭时,挡不住对方的热情,喝了几口小酒,当时,恰好他身体不适正在服用抗生素,结果回到宾馆,就觉得面色潮红,脖子上的血管跳动得很厉害,人很难受,所幸的是,休息后没有大碍。


网友的评论让人触目惊心

原本是开心的饭局和聚会

却因喝酒发生意外

变成了痛苦的回忆

令人悔不当初!

近些年来

因劝酒、饮酒过量致死的案例不在少数

一旦出了事

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


江西一男子被劝酒致死 在场三人被告上法院

2016年9月,寻乌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生命权纠纷,李某、古某、邱某因为劝酒致人死亡,分别被依法判处赔偿原告汪某损失的26542.45元、21233.96元和15925.47元。

2015年5月7日,汪某丈夫吉某与古某合伙为李某装修房屋。晚上,李某请吉某、古某、邱某吃饭。席间由邱某倒酒,吉某因中午喝了酒拒绝喝酒。后来李某提出大家要喝完已倒出的酒,最后四人喝完了杯中酒。饭后,古某摇摇晃晃离开饭桌,并独自驾驶摩托车回家。此时,李某已先行离开,古某在询问吉某后也离去,邱某看见吉某驾车不稳,在跟随了一公里多的路程后离开。

当晚,吉某因醉驾跌倒在地,并当场死亡。

法院审理认为,李某、邱某、古某不顾他人生命健康安全,在吉某明确表示不能喝酒的情况下,执意劝酒。饮酒后,李某、邱某、古某明知吉某已表现出醉酒状态,却末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未能尽到照顾、护送和通知义务,放任其独自驾驶摩托车回家。因此,三人存在一定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过错赔偿责任。法院遂依据三人的责任大小作出上述判决。


伤了朋友又伤财

今年过年

千万不要让这种悲剧发生!

头条君提醒

为了家人朋友的平安

下面这四件事别再做了!


1

强迫性劝酒

根据《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定,多数情况下应由发生人身损害的饮酒人自负责任。但是,如果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劝酒行为,如野蛮灌酒、言语要挟、刺激对方、不喝就纠缠不休等,只要主观上存在强迫的过错,此时对于损害后果的发生,劝酒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过错赔偿责任。当然,此种情况下,醉酒人自身也有一定的过错。因为这种强迫并非是暴力性的,应当减轻劝酒人的赔偿责任。

因此,如有上述强迫性劝酒行为的话,导致饮酒人伤亡的,参加聚会的人中应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组织者、劝酒者、同饮者均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责任。坐到一桌上都是兄弟,但好兄弟也应谨记勿贪杯、莫劝酒。


2

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

是否知道对方的身体状况,成为同饮人应否承担过错责任的前提。如果同饮人不了解,在劝了少量酒的情况下,诱发对方疾病,此时同饮人无需承担过错责任。但依据《民法通则》中的公平责任原则,同饮人应承担一部分赔偿责任。因为,在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无过错的,即不能适用过错责任要求致害人承担责任,但对遭受损害又得不到补偿显失公平的情况下,适用公平原则合理分担损失是最适合不过的。如果明知对方身患疾病不能饮酒,仍再三劝酒,劝酒者的过错由此加深,则需按照《侵权责任法》承担侵权过错责任。


3

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

对于那些喝多了已经丧失自我照顾能力了的人还要自行回家的情况下,我们就要在酒后尽到劝阻、照顾、护送和通知义务,如果明知其独自回去会有危险而放任该行为发生,那么在主观上存在一定的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过错赔偿责任。


4

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损害

我国《刑法》规定,醉酒驾驶作为危险驾驶罪被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发生这类情形,首先,我们要极力劝阻,以免发生触犯刑事责任的行为。而且阻止酒后驾驶也可避免危害行为的发生。其次,对于开车的朋友,在其属于醉酒状态时,如果未加劝阻就有可能承担由此引发的相应法律责任。因为此时共同饮酒人应对醉酒的人负有加以阻止的义务。如果已尽到劝阻义务,而醉酒人不听劝阻,同饮人则可以免责。

所以,我们举杯交欢之时,在莫劝酒的前提下,还要注意对方是否有不适合饮酒的身体疾病,关心朋友回家的路途。有时候不适合喝酒的人可以以茶代酒,照样可以谈风月、叙往事。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以茶代酒另有一番风味。

推荐阅读


凌晨刚发布!江西要一次性提拔34名厅官!快看看有你认识的吗?

全省0℃以下!@4600万江西人,你家过年天气怎么样?

来源/头条江西综合搜狐公众平台、都市快报、新浪微博、每日商报、央视财经《是真的吗》、腾讯视频、人民日报、中国江西网

本期监制/林淡 主编/邱黎 编辑/亚芬


过年聚会,图得是开开心心,热热闹闹,不要因为劝酒而产生悲剧!以身作则不劝酒,认同点ZA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